第(3/3)页 李根心里非常疑惑不解,按照历史走向。 贞观九年,才是李靖大破吐谷浑的年份。 就算大军抵达吐谷浑后,已经贞观二年,那也足足提前了七年之久啊! 不科学,这不科学啊! 自己穿越的又不是假唐朝,没有理由会这样啊? “蓝田侯,实不相瞒。今年虽然遭遇大旱和蝗灾,可是因为准备得当,粮食并无减产。” “蓝田侯献给陛下的红薯苗,彻底解决了百姓吃饭的问题。” “三个月前,突厥和吐谷浑突袭了陇右盐场,导致大唐北方盐道中断,也是蓝田侯献出制盐之法,不然后果真是不堪设想。” “如今昨日里红薯大获丰收,百姓们家中的地窖根本储存不了,陛下用钱财收购百姓的红薯。” “结果,昨日晚间,百姓们自发来到朱雀门外,坚决退还陛下收购红薯的钱财!” “当时,陛下和皇后娘娘坐着天子座驾来到朱雀门外。” “百姓们,乌拉拉跪倒一大片,齐声高呼陛下,场面实在是让人酣然泪下。” “……” 李靖将昨晚所目睹的情形,仔细道来。 说到那老伯的一番话,让李根也颇受感动。 “今日早朝,群臣纷纷祝贺陛下,昨日红薯大获丰收一事。” “陛下以为,如今兵强马壮,士气高昂,正是收拾吐谷浑的最佳时机,而且最好收拾完吐谷浑,回来的时候,随便敲打敲打颉利狗贼!” 李根算是听明白了。 难怪李靖说这一切,都和自己有关。 看来,因为自己的出现,把许多历史轨迹都给改变了。 只是这样的历史轨迹发生改变,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。 冬天征伐吐谷浑,实在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。 因为吐谷浑就在严寒之地,他们能适应恶劣的气候,大唐的将士们呢? “代国公,此事还有没有缓和的余地?” 听了李根的话,李靖甚感诧异。 不过想起李世民的交代,他决定还是继续听听蓝田侯此言何意? “蓝田侯是不是有所忧虑?” “代国公,晚辈以为此事颇有商榷之处。” 听了李根的话,李靖眼睛眯缝了起来。 “蓝田侯,但说无妨!” “既然如此,晚辈就斗胆说上几句。” “代国公,此去吐谷浑山高路远不说,赶到吐谷浑时,也正是寒冬季节,一路长途跋涉我军肯定非常疲惫,吐谷浑的气候完全异与长安城,常年积雪覆盖,北风劲吹,气温非常高冷。恐怕战斗还未开始,我军便会造成非战斗减员。” 李根的话,让李靖不置可否的点点头。 “其二,这吐谷浑既然敢突袭我陇右盐场,肯定做好了我军征伐他们的准备,吐谷浑天然的地形优势,易守难攻,若是他们一直高度戒备和警惕,现在征伐吐谷浑,绝非最好的时机。” 李靖闻言,双眼精光爆射,直奔李根而来。 让李根着实感觉到了,什么才是真正的,眼神之中有杀气。 “蓝田侯,接着往下说!” 李靖也感觉到了自己眼神太过犀利,因为他刚刚之所以如此,因为发现了一位军事天才,而激动的双眼精光爆射。 “这其三,刚刚代国公也说了,吐谷浑和突厥突袭陇右盐场,造成盐道中断。那么有没有想过一个可能,吐谷浑和突厥是合谋而为之的呢?” “若是他们合谋而为之的话,暗中提防我军的,就不仅仅是吐谷浑了。” “若是我军开始攻打吐谷浑时,后方空虚之际,突厥骑兵突然杀到的话……” 呼! 沉稳如李靖,此时也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。 这种情况,若是一旦成真。 后果是灾难性的。 他李靖战无不胜的战绩,将会毁于一旦! “蓝田侯,可有对策?” 李靖毕竟是身经百战的,战神级别人物,即便内心再震惊,脸上也很快恢复如常。 “代国公,晚辈刚刚说过了,此时征伐吐谷浑,时机未到,即便是要讨伐,也要先灭突厥才是上策。” “今明两年,我关陇之地适逢大旱,而明年冬天,突厥将会遭遇百年不遇之暴雪,正是兵不血刃拿下突厥的天赐良机。” 李靖闻言,仰头哈哈大笑起来。 “夫人,跟老夫回去。” 红拂女闻言,差点惊掉下巴。 “老爷,咱们不看看德奖了?” 李靖微笑着摇摇头,开口说道。 “不看了,今日听蓝田侯一言,挽救我大唐数万将士性命。” “征讨吐谷浑之事,老夫以为,可以暂时作罢了!” “老夫这就去禀报陛下,陛下用兵如神,相信陛下会做出正确的决断的。” 李靖起身,双手抱拳。 “蓝田侯,老夫告辞。” 李根一直送李靖和红拂女,到庄园之外。 目送二人的马车走远后,方才返回庄园,信步往学堂走去。 第(3/3)页